11月6日,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《山东省近零碳城市、近零碳园区、近零碳社区示范创建名单公示》,我市成功入选山东省近零碳城市示范创建名单。
近零碳示范创建期为2023年~2025年。今年10月底前为示范创建申报阶段,今年11月至2025年12月为建设实施阶段,2026年1月至4月为总结提升阶段。近零碳城市包括低碳管理、低碳能源、低碳产业、低碳建筑、低碳交通、低碳生活、低碳农业、碳汇与碳抵消8个领域32项指标,其中约束指标18项、参考指标14项。通过验收后,将分别授予“山东省近零碳城市”“山东省近零碳园区”“山东省近零碳社区”称号。
近年来,我市锚定打造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区目标,推进丁字湾“双碳”智谷建设,航空航天、清洁能源两大主导产业势头强劲,航空航天产业集群、新能源产业集群成功入选2022年山东省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、2023年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。目前,我市是全国首个核能供热城市、全国首个拥有两大核电站的县级市。值得一提的是,“暖核一号”900MW远距离跨区域核能供热工程即将于今冬投运,我市的核能热源将源源不断地输送至乳山市,实现零碳热源的跨区域互通共享。
我市的发展优势在自然生态,发展潜力也在自然生态。据市清洁能源中心最新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清洁能源总装机容量达503万千瓦,其中,核电装机250万千瓦;风电装机193.26万千瓦,包含海上风电110.32万千瓦,陆上风电82.94万千瓦;光伏装机41.68万千瓦,包含集中式光伏16.27万千瓦,分布式光伏25.41万千瓦;储能电站装机15.1万千瓦;生物质和垃圾发电装机3.9万千瓦,占山东省6%,占烟台市42.6%。
在构建绿色经济体系,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方面,我市下了“大功夫”。充分利用核电、风电、光伏等绿能,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升级,聚力打造配套完善、链条完整、技术领先、服务一流的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城市。正在建设的清洁能源项目总装机容量443.5万千瓦,预计到2025年,清洁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700万千瓦;到2032年,清洁能源装机总容量突破3000万千瓦。